紫嚴導師語錄
有沒有注意過,
很多時候明明睡飽、早餐也吃了,
但到了上午工作時,腦袋卻開始走神。
手裡的文件看了三遍,
還是不知道剛剛讀了什麼?
又或是手抖、心慌、疲倦?
這種狀態,
不一定和疲勞或喝不喝咖啡有關。
很可能是因為⋯
你的血糖正在大幅震盪。
許多人做健康檢查時,
第一眼會看糖化血色素(HbA1c)沒錯,這個數字能反映
過去三個月的血糖平均狀況。
但我想說
「平均」不代表「穩定」。
就像一場交響樂的演奏,
即使整體音量控制得剛剛好,
中途如果突然冒出幾聲刺耳的爆音,
或節奏被打亂,
整首曲子的流暢感還是會被破壞。
血糖也是這樣。
即使平均數字漂亮,
如果一天中,血糖好幾次急升又急降,
身體其實是在承受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為什麼血糖波動會成為健康隱患?
當血糖忽高忽低時,身體必須立刻動員激素與代謝系統來應對。
在這個過程中,
會釋放許多化學分子,
它們可能損傷血管、干擾細胞運作,
並在體內留下慢性發炎的痕跡。
長期下來,
就算沒有糖尿病,
也會讓心血管疾病、
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增加,
同時加快身體的老化速度。
如果一天當中經歷了好幾次
急升又急降,
身體依然會受到衝擊。日常生活裡的「血糖波動推手」
血糖起伏,不只是甜食的錯,
這些習慣也會讓你的血糖曲線忽高忽低:早午餐只吃精緻澱粉
消化太快 → 血糖瞬間衝高 → 胰島素全力出動 → 餐後又急降,手抖、心慌、想睡覺就找上門。久坐超過 3 小時
肌肉不動,血糖降不下來,餐後曲線就會「升得高、降得慢」。熬夜或作息亂
睡眠不足+皮質醇飆高 → 降糖效率下降,血糖更容易失控。長期壓力與緊繃
壓力荷爾蒙會讓肝臟釋放更多糖,就算飲食正常,血糖也可能坐雲霄飛車。一餐吃太快、太多
大量碳水一次進入 → 血糖急升、胰島素猛降,波動幅度更大。
單獨一項看起來沒什麼,
但如果疊在一起,
血糖曲線就會變得劇烈又頻繁。想讓血糖保持平穩,
不必走到極端節食,也不必完全戒糖,
重點是少一點「大起大落」。把精緻澱粉換成富含纖維的全穀類每餐後起身走動十分鐘保持固定且充足的睡眠找到能真正讓自己放鬆的方式紫嚴溫馨提醒
血糖的平穩,
不是糖尿病患者才該在意的事。
它就像一位默默守護的日常能量守門員,
讓你在工作、陪伴家人、運動的每個時刻,都能保持清醒、專注、好心情。
別讓血糖坐雲霄飛車,
這是送給未來自己的健康保險,
也是日後安心生活的底氣。
撰文 / #紫嚴 2025.8.11
《你要好好的 作者 》
LINE@ ID搜尋: @tao99
#原來不是累,#是血糖在作怪
#不是糖尿病也要注意!
#血糖波動正在偷走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