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嚴導師語錄
我忘不了那些眼神…
不少癌症病友看著我,無助又期待,那份沉重久久揮之不去。
現代醫療很強大,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結果」上。
病出現了,醫生才動手。開刀、吃藥、放療、標靶,這些都是必須的,也確實救了許多人。只是,它們注定是在追趕,因為疾病往往早已走在前面。
病是怎麼來的?
不是單一的答案。基因是一塊,但還有太多日常因素。長期熬夜、情緒、壓力沒有出口、三餐草率、環境污染,還有那些以為無關緊要的小習慣,都會慢慢把人推向疾病。
科學也一直在提醒我們
飲食若長期高糖高脂,腸道菌群會失衡,免疫力跟著下降;壓力若持續累積,HPA 軸長期被啟動,身體陷入發炎;夜班、失眠,也不只是辛苦,而是增加癌症的風險。
如果這些「因」沒有被處理,醫療只能一次次在「果」出現後收拾殘局。
2025 年《The Lancet Oncology》的一份全球分析,指出將近四成的癌症與生活方式有關。這數字很驚人,也意味著其實有很大的空間能在日常裡預防。
所以我常問自己:我們能不能把力氣放在更前面?
不是等腫瘤長大才匆忙應對,而是在還健康的時候,就讓飲食、作息、心境漸漸回到正軌。這樣的努力,或許才是真正能讓社會少一些痛苦的根本。
也因為這樣,我成立了「希望綠洲健康協會」。
我的出發點很單純:在人還沒真正生病之前,給予清楚而可靠的資訊,讓大家知道該怎麼走。
我們都知道,疾病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當疾病真的來臨,沒有人該孤單面對。
未來,協會會投入更多關懷與互助,陪伴病友和家屬。這不只是醫療上的指引,而是一份生活裡的依靠!有地方能說話,有人願意聽,有一群懂的人能分享走過的經驗。
最後的願望,其實很樸實。
希望社會能更自然地看待疾病,懂得生病不是結束,而是一段需要支持的過程。願每個人,不論是在健康的日子裡,還是在病痛的時候,都能找到一份安穩,一份自在。
撰文/#紫嚴2025.9.25
《 你要好好的 作者 》
LINE@ ID 搜尋:@tao99